博士后工作

自主创新支撑首都重大工程
2015-07-31

  到2015年,北京轨道交通将达到19条,运营总里程将超过660公里。这意味着,很多住宅小区、写字楼的下方都有可能有地铁经过。列车经过会带来建筑结构的振动,随之而来的噪音会让人非常困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大量扩建地铁的同时,就必须安装一些隔振的设备,使列车经过的振动不传到地面。”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所长张斌向记者介绍说,“高端隔振设备用的都是国外的技术,被国外垄断了,我们就提出必须让这一技术国产化。”

  北京市劳保所在隔振技术方面有相当坚实的基础,有一批专业的隔振技术研发团队。通过前期的预研工作,劳保所认为这种高端隔振技术完全可以国产化。作为课题的提出单位,劳保所主动与产品的最终用户单位北京市地铁建设公司和设计单位北京市城建设计院多次沟通,达成了共同研发该项技术和产品的协议。

  2007年底,北京市科委对这一课题正式立项。这是一个真正实现产学研用完美结合的课题。劳保所与北京地铁建设管理公司、北京城建设计院、北京世纪静业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公司等合作进行研究,加班加点、日夜兼程,他们用半年时间就研究出初期样品,现在,“阻尼钢弹簧浮置道床隔振系统”课题的研究成果已经直接在北京地铁四号线上得到应用,突破了国外技术壁垒,实现了轨道高端隔振系统的国产化,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到目前为止,该成果已申报8项专利,并获得4项专利。

  这样的成果还有很多。张斌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除了在所内机构建设和人才方面的成效外,劳保所特别重视的是科研创新工作,以产、学、研、用形成的新机制催生了很多自主创新成果。这契合国家对科技创新的要求,也与北京市科委的大力支持分不开。”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劳保所有十余项科研成果获得了省部级科研奖,SCI和EI论文数量达到30篇,专利数量大幅增加。

  “以前我们的一些科研人员都是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想课题,现在我们都知道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研人员都逐渐认识到科研项目只能从市场中得来,只有把握了市场,才能把握科研项目。所以,劳保所的科研项目的实用性也在逐渐增强。”张斌介绍道。

  “十一五”期间,劳保所制定了“重点突破、合作创新、协调推进、持续发展”为指导方针的规划,着重放在“重点突破”上,希望在一至两个专业方向上实现较大的发展,确立在国内领先的地位。“这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成功获得国家环保部批准组建‘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中心’。这是国家环保部首次批准组建国家级噪声控制工程技术中心,是对劳保所从事噪声与振动控制研究人员五十多年来勤奋努力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劳保所噪声与振动控制领域实力和在全国同行业地位的认可。”张斌说。

  拓展新的领域和研究方向一直是劳保所得以不断发展的法宝。在“十一五”期间,劳保所率先在全国提出了企业高空安全服务的理念,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和支持,创造性地建立了“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全国高空服务业分会”,开展高空服务企业行业管理和行业自律,提高从业单位的安全生产水平,预防工伤事故,保护从业人员安全健康。目前,该分会已拥有会员近300家,基本覆盖全国。

  在“十一五”期间,劳保所的安全培训工作也有了质的飞跃,建立了“有限空间培训学校”,并获得了北京市安监局的正式批准,现已组织培训10期,共培训500名学员。该培训学校的建立为今后劳保所开展全方位的安全培训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未来,张斌踌躇满志。他说,在“十一五”期间奠定的坚实基础上,劳保所“十二五”工作的指导方针变为“需求引导、合作共赢、抢占先机、做大产业”,将引导科研人员从需求中寻找课题,通过与高水平的合作伙伴合作提升劳保所的科研成果水平,第一时间将有市场前景的成果进行市场转化,努力把劳保所的安全相关产业、噪声振动控制产业和咨询、检测服务产业做强做大,努力实现“十二五”末期技工贸产值达到5亿元的目标。

版权所有: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城市安全与环境科学研究所 电话:010-63521933
京ICP备050490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089-1